分类
本文策略可以实现稳定的盈利

只需 3 个简单的步骤即可进行首次交易

史兴国对谈王岳华:硅谷顶级VC投资人揭秘全球Web3细分赛道新机遇

8、从技术发展而言,现行区块链主体技术结构,未来要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如今DeFi的协议治理问题?9、GameFi要必须依靠庞氏模式才能启动吗?GameFi的未来出路在哪?本期访谈视频完整版可在视频号“火讯财经”点击“直播回放”回看。下期预告:观火琅琊榜第五季“Web3先行者”第四期访谈嘉宾是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余晨先生。余晨先生在互联网、电子商务及软件领域有近20年的从业经验,曾任职于美国甲骨文总公司、John Deere Health Care、AT&T贝尔实验室(实习)。拥有多年在硅谷工作生活经验,也在国内成功创业,并长期关注历史和哲学,这使得他能够融合科技与人文,从多元化的视角反思互联网,为普及互联网做了大量工作。曾被中央电视台邀请,担任大型纪录片《互联网时代》的顾问,与众多互联网人物进行精彩对话。易宝支付在行业支付、区块链钱包领域享誉盛名,近年来还积极参与元宇宙发展,拓展了数藏平台的支付后端业务。

一、Web3

我们机构从2015年以来,一直在区块链领域、加密资产领域以及现在的Web3领域等有很多布局。站在投资者的立场,怎样寻求项目本身的商业价值,或者是项目的一些创新模式的价值,在每个赛道、每个项目的价值投资逻辑其实都不太一样。而在Web3领域进行投资,首先要清楚的是什么是Web3。我理解的Web3是要去达到一种freedom and trust的境界。没有任何权威机构或者个人可以定义Web3,Web3是由所有创业者来共建的。

我们在元宇宙方向的项目主要分为两类,第一类是Web2跨越到Web3方向的应用,这一类应用的好处就是能够获得很多从Web2带来的流量。从投资立场上来说,还有一种即Web3 native原生的应用,就是Web3 native的一些创新项目。我们现在也投了一些元宇宙应用类项目,有一个比较有名的项目叫做“High 只需 3 个简单的步骤即可进行首次交易 Street”,就是这领域里面的一个典型项目。第二类就是工具类,如果要支持一个场景应用体验出来,其实需要很多服务类的工具。所以回归传统,我们其实也投资了很多硬科技,比如与人机接口有关的项目,与动作捕捉相关的项目,以及做数字虚拟人项目的公司等等。

三、加密危机

新公链的故事尚未结束,Solana、Avalanche、Near 还没有让用户完全满意,7月26日,Meta 前员工创立的公链项目 Aptos 被曝正在寻求以 27.5 亿美元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,此前数日另一公链项目 Sui 开发方 Mysten Labs 也被曝正在寻求以 20 亿美元估值筹集至少 2 亿美元融资。而在7月初,一个由Facebook 前员工打造的,旨在将 Web2 可扩展性与低延迟引入 Web3 的区块链项目Linera刚刚拿到a16z领投的600万。今年3月底,“Layer Zero”的同名开发商“Layer Zero Labs”3以10亿美元估值,在Andreessen Horowitz(A16z)、FTX Ventures和红杉资本(Sequoia)共同领投的A+轮融资中筹集了1.35亿美元,参投方包括Coinbase Ventures、PayPal Ventures、Tiger Global和Uniswap Labs等知名风投基金。知名机构的这些动作为熊市里的加密市场带来了一丝活力。

谢谢史总,事实上我们机构从2015年开始投公链的时候就发现了现在公链暴露的一些痛点。到“LayerZero Labs”为什么会做跨链出来,就是因为有的人专门做底层的跨链,“LayerZero Labs”把东西都接起来,这种方式就是从下面做,如果从上面做的话,您也可以从中间层的任何一处入手。我讲的意思就是因为这些公链都不够universal,所以需要更多其他的补贴,因为不完备,所以有机会,特别是这些技术人员,包括很多大学教授进入公链领域。

我需要什么,痛点在哪里,现在的这些Layer 1都不支持,我们也没有办法找技术人员弄一个新的Layer 1出来。我坚信在未来,第一梯队是以太,第二梯队是目前其他公链,这些其他公链一直在各领风骚数个月。但是现在已经在二级市场的这些Layer 只需 3 个简单的步骤即可进行首次交易 1的技术基础已经做完了,所以它很难做基本性的改造,它只能做市场、生态、开发者、增加DeFi, NFT, GamFi之类的这种应用方式去运营项目,拓展生态。 所以我认为新公链的竞争力肯定是在技术上面,不外乎不可能三角,TPS没有嫌高的,您能做多高,您尽量做多高,而且我们的数据量和用户数肯定只有多没有少。另外,安全性也是共识机制,安全性没有100%,但是您可以说我防99%,所谓的不可能三角,事实上它的每一个角连起来也都还是有漏缝。最后,我们对估值维度的顾虑也一直占很大的考虑比重。